這本1999年出版的《我殺了他》。東野雖然遵循謎團>推理>解謎的本格架構,但如同他另一本同系列作品《誰殺了他》,作者將解謎的主導權交給了讀者。直到故事尾聲,仍未揭露真正兇手,只埋下了重重線索,讓讀者自行挖掘。
《我殺了他》的敘事觀點也頗特別,雖然都從第一人稱觀點「我」切入。但每一章的「我」,卻各有其人,各章節輪流透過不同的兇嫌自述,以推展劇情。
這種觀點的不停轉換,其實在小說中並不少見,在推理小說中更是屢見不鮮。由於每一個我,都非全知者,作者透過角色們從不同角度切入創造認知空隙,以架構層層謎團,營造懸疑氛圍。
湊佳苗在處女作《告白》中,便是成功運用了這種手法,她透過不停轉換敘事者,不但架構謎團,更赤裸裸地揭露了加害者與受害者激烈的心理狀態。反觀東野雖然企圖心很強大,但實際施行的結果並不理想。不斷轉換敘事者又企圖維持懸疑,實際上拉遠了讀者對角色的認同,使作法流於形式並造成了閱讀上的不流暢。此外,為了讓讀者自行解謎,東野必須等量製造三位兇嫌的可疑度,造成案件膠著,從頭到尾幾乎沒有進展,讓精彩度大打折扣。
不過這樣的做法,確實達到了行銷的效果,google了一下,當年讀者都扮起了偵探,各自於自己的平台發表,也算是滿足了推理鐵粉的解謎癮。
arrow
arrow

    Kelly的幻想人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